玉箸的不凡雅趣

一般相信,筷子是始於商周時期的,但彼時並不稱其為「筷子」。


筷子,古時稱作「筴」或「梜」或「箸」或「快子」。


「筴」、「梜」、「箸」等字,從「竹」部與「木」部,由此可知,古代的筷子,多是以竹或木所製成的。


《禮記.曲禮》曾記載:「羮之有菜者用梜,其無菜者不用梜。」意思是,湯羹中有菜料時,就使用梜來夾菜,若羹中無料,則不使用。根據考古資料,在湖北出土的西漢筷子,形制較今日的筷子更纖細,約莫也就祇能夾取湯羹中的菜料。


在先秦時期,筷子被稱為「箸」,此稱呼一直沿用到隋唐之際。


「筷子」一詞,大約是出現在宋元之後。


根據明人陸容《菽園雜記》的記述,由於吳地民間行舟諱言「住」,而「箸」與「住」同音,故改「箸」為「快」。


然而,「箸」還是與「快」並稱了好長一段時日,此時,「筷」字尚未添加竹頭,而直書為「快」,直到近代的字典才收入「筷」字。其後,人們似乎覺得「筷子」一詞的發音較為順口,也頗能傳述進食時的節奏和心情,遂不大使用「箸」字了。


早期的筷子,製作的材料以竹或木為主,亦有黃金、青銅、象牙等,到了清代,因為宮中有了翡翠玉料,自然也就有了玉箸的製作。


以翡翠為材,巧製為玉筷,玉質的溫潤,翠色的舒朗,淵源已久的玉文化意涵,更加潤澤了飲食之豐美,以及品味不凡的雅趣。

回到
清單